小区安全是物业公司和业主共同的愿望
新闻类别:[公司新闻] 发表时间:2009-11-27

 

    一名劫匪以租住某小区房子为掩护对业主实施抢劫,在抢劫未遂后马上跑回房间更换衣服企图逃过管理处安管员安和派出所警察的搜查,最终还是物业管理处和派出所的布控下被抓获。
    11月5日,某楼盘管理处安管员李龙巡逻时突然听到有女子呼救,李龙急忙赶过去。一名三十多岁的女业主一脸惊恐地告诉李龙,在她准备开门进屋的时候有人试图用电棍袭击她,她奋力反抗并逃脱。犯罪嫌疑人只追了她一段距离后就消失了,并为离开本栋楼。李龙随即与管理处安管部汇报情况,安管部一批安管员立即赶到现场进行布控并马上向当地派出所报警。
    警察赶到现场后立即与安管员和受害业主对该栋楼进行逐层搜查,当搜查至3C号房时,受害业主一眼便认出了该单元里的男子正是袭击她的人,警察于是把嫌疑犯带回派出所进行调查。很快,该男子便交待了自己抢劫的事实。原来,该犯罪嫌疑人杨江红(化名),为达到抢劫业主财物的目的,便和女友在小区租房子作为掩护,事情败露后,怕被管理处安管员抓获和被当事人指证,便逃回自己租住的房间里更换衣服并让女友把自己的长发剪短。
    事后,据遇袭的女业主阿彩(化名)回忆,早上7点多钟,她送完孩子上学返回家中,正要开门时,身后忽然有一个头发很长的青年人手持一个黑色的棍子朝自己伸来,没及时反应过来的阿彩,顿时感到身上一阵发麻,两脚变软,几乎要倒地。“抢劫!”遭到电棍袭击的她在意识还较为清醒下,随即大喊救命。但对方却不肯罢手,仍用电棍不断袭击。阿彩见状,趁着一个挡在楼道的消防栓做掩护,迅速朝楼下跑去。但对方只追到三楼就不见了。


    又一桩小区盗窃案件,如今的窃贼作案的手段可谓花样百出,给小区物业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小区的安全隐患也成了众小区居民的后顾之忧。舒适、安全成了每个小区居民的最朴实的愿望。

 

业主:盼望小区平安
    住在某小区的王女士受访时告诉记者:“住在这么大型的小区里面,白天人来人往,偷盗情况也很难避免,最近有些邻居都在议论家里被盗的事情。社区大,管理当然也比较难,但有些人员是应该严格控制不准进入小区的,这样才能降低案发率。住在小区里面的居民不就希望有个安静的环境吗?物业公司应该采取有效的办法杜绝盗窃案件发生,小区居民也应该义无反顾地支持、配合安防工作的开展。”
    在小区广场散步的宋先生说:“如何控制好进出小区的人,是小区安防的关键,只有把好这个关,才能算是防范于未然。当然,现在的小偷作案的手段都很高明,有的为了达到偷盗目的还不惜代价在小区租了房子,所以房子租赁这一关也应该严格把控。”
    李小姐就表示:“小区安全,还是应该以防为主,如果不做足防范工作,等到案发了再去追究谁的责任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小区的安全也不能全赖物业公司来维持,住在小区就得靠自己多留点心,只靠保安人员的话,是不太放心的,财物安全是自己的切身利益,假如被盗损失还要自己承担,所以我们还是尽量不要把贵重物品放在家里好。”


保安:保护小区难以面面俱到
    某小区保安员:“小区里面住的居民大多数是认识的,在保卫业主安全上,我们主要对陌生人进入小区,或小区里面的人带比较显眼的东西出去时登记,同时在值班期间巡逻等。对整个小区来说,我们都会进行巡逻,但如果有心要作案的窃贼他们会事前进行踩点,错开我们巡逻的时间,所以说小区的保安细分到每家每户,还需要业主自己要有安全意识。”
    某小区保安主管分析:
    现代小区大多戒备森严,不但安装了许多隐形摄像头进行24小时监控,各路口也有门岗,小区内保安巡逻更是不间断。要知道,安全管理是现代化物业管理的主要环节,其管理的得失直接反映物业品质及管理公司的管理服务水平。所以,现代物业公司在小区安全管理上往往会大手笔投入,形成一套完整的技防与人防相结合的安全防范体系,包括:第一级:周界防越报警系统,形成商住楼外围控制非法入侵的手段;第二级:闭路监控报像系统,形成商住楼处围防线与塔楼之间的缓冲带;第三级:可视对讲门禁系统,有效防止盗贼冒充其他人员混入小区;第四级:居家安全报警系统,可与管理处指挥中心连接,如遇报警或求助,管理处监控指挥中心即刻派员赶赴现场控制处理。在借助以四级安全防范措施为主的前提下,物业公司还配以适当人数的安全管理人员24小时巡逻执岗,弥补技防局限性留下的安全防范死角,形成动态、静态互补的立体安全防范体系。
    可是为什么如此戒备,小区内盗窃案件还是频频发生呢?
    根据多年来小区被盗案件分析,盗贼大致有两种进入途经,一是从大门进入。虽然现代小区一般都有门禁系统,业主进出,需要刷卡或登记,以保证小区安全。但是,很多业主往往忘记带门卡,又拒绝登记。今年8月份,东莞某小区业主忘带门卡遭小区保安询问时,该业主认为自己是小区业主还遭拦截,是保安无故生事,不但拒绝登记硬闯小区,还把保安打了一顿。事实上,严格执行门禁恰恰就是防止盗贼混入小区的关键。业主对于门禁的不在意,尤其是带朋友进小区时,不配合作登记记录,其实是给小区埋下了定时炸弹。虽然,你的朋友你信任,可别人的朋友你信任吗?如果门禁不严,外来人员不做登记,也就意味着盗贼也可能自由出入,如此又怎么防得住?
    此外,小区内的临时租户也是一大安全隐患。业主在租赁房子时,往往只关心房子租出去,房租收回来,对于租户的具体情况却了解很少。而事实上,有些租户可能就是盗贼同伙,通过租住在小区内踩点,待摸清情况后,便和外面的同伙里应外合实行盗窃。今年5月,某小区的临时租户就是带“朋友”进小区,其朋友趁机偷走邻居租户的一部手机,被巡逻人员当场抓住。此案虽然不是业主的直接责任,但业主对租户未加选择,租户资料未在小区物业处登记等租户问题,很容易给小区带来困扰。
    第二类是绕过门岗,从其他途经进入的盗贼。所谓百密一疏,再严密的小区也总有一些防管漏洞。某些作案经验丰富的老手,总能找到一些突破口。据某物业公司经理介绍,小区的煤气管道一般是从地下一直通往楼上的,有些盗贼就会顺着煤气管道爬到业主室内行窃。这些就需要业主不能太依赖小区安保,家庭内部也要有防范意识,外出即关好门窗,不要给盗贼可乘之机。


物管:小区安全需共同维护
    根据某小区业主丢失物品登记本显示,2008年以来,小区内发生的多起被盗案件中,70%以上为手机、首饰、现金等可以随身携带的小件物品。该楼盘物业公司经理介绍说,现在一般的小区大门一般都有门岗,会施行严格的门禁。如其管理的小区内,会对进出物品进行登记,但是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的权限,他们只能做到大件物品登记,像手机、首饰等极易随身携带的物品,门禁是较难起到作用的。
    很多人在生活中习惯将小件物品随意放置,首饰、手表、手机等物品很容易被随手放到桌面上。例如,前两年,东莞某楼盘业主丢失一枚价值上万元的钻戒,状告其物业公司失责并要求赔偿。但经公安机关调查发现,事发当日,该业主曾叫人来家搬家具,而当时其钻戒就随手放在桌子上。鉴于此,该案件至今未有定论。另外,除被盗窃这些容易随身携带的小件物品外,小区内轿车,自行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也是盗贼比较“青睐”的物品。
    某小区物管经理分析:
    安全管理是现代化物业管理的主要环节,但业主的自身防范也很重要。比如业主在装修房屋前要积极与物业管理公司商定,选择有资质的装修公司,并在装修工人进入小区之前签好合同,让装修公司一同担保小区安全。同时,在装修工人的门卡,由原先的一卡制变成双卡制,一卡留在保安处,一卡同装修人员带入小区,卡上都有准确清晰地相片、身份证号码,确保公司保安清场时,清楚的知道有哪些人员滞留。
    另外业主对前来探访的朋友,要主动配合登记,因为这样能让安保人员对社区新入人员有全面的了解;同时,业主对临时租户先应慎选,后应让其主动到物业处做详细登记。
    业主外出、晚上应把门窗关好,家中的贵重物品收藏好,数额较大的现金最好当天存入银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业主最好买份保险或给家装个安防系统。


民警:小区安全防范策略
    据派出所民警介绍,小区的安全防范包括小区的周边区域、主要进出通道、公共场所、停车场、单元出入口及住宅等。其防范系统包括周界防范系统、门禁系统、出入口管理系统、住宅安全防范系统等,物管、保安与业主联防,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周界防范系统:主要对小区非出入通道的周边区域进行监视和管理,目的在于防止非法进入。
    二、出入口管理及门禁系统:主要包括小区的主要出入通道、车库、小区公共场所及住宅单元出入口等的管理和监控。目的在于对出入小区及小区内的人员和车辆进行管理,防止非法行为的发生,住宅单元出入口为有限的多家住户共享,它的管理主要是控制人员的进入。要求保证业主进出方便自如,对外来人员实行有限的许可进入(业主的许可)带有明显的私人性质,它的管理主要采用授权户主进入及访客告知允许进入。
    三、住宅安全防范系统:主要是对私人住宅的安全防范,目的在于防止入室盗窃,入室抢劫等恶性案件的发生。